照片里的兵工故事:抗美援朝,有这样一支弹药保障力量 |
||
|
||
掀开尘封的档案,一份来自中央兵工总局东北兵工局的嘉奖令,把我们的思绪又带回到70多年前那场抗美援朝战争的烽火岁月。 辽宁是抗美援朝的出征地,也是前线弹药保障的大后方。抗美援朝战争3年间,辽沈集团共研制生产120迫击炮弹、90反坦克火箭弹等21个主要品种,总计达120余万发,成为夺取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的强大弹药保障力量。 A3式火箭弹,抗美援朝最早过江的国产炮兵装备。1950年下半年,辽沈集团A3火箭弹开始投入大量生产,及时支援了华东前线和中国人民志愿军入朝作战,志愿军火箭炮团的火力奇袭和压制给步兵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志愿军在云山战斗中使用的6管野战火箭炮,中国的“喀秋莎”火箭炮。1950年,中央决定组建东北边防军,同时编组成立边防军属火箭炮部队,这支部队装备的火箭炮就是当时由辽沈集团前身工厂研制的A3式102毫米野战火箭榴弹炮(制式名称)。 在朝鲜战场急需反坦克武器的紧急情况下,辽沈集团仅用3个月时间研制成功我国第一代反坦克火箭弹——135式90毫米火箭弹,有力粉碎了美军的“刺猬”战术。之后研制成功我国第二代反坦克火箭弹——241式90毫米火箭破甲弹,在击败敌军发动的秋季攻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1951年辽沈集团研制的中国第一代反坦克火箭弹项目荣获中央兵工总局“创造发明一等奖”。 抗美援朝战争时期辽沈集团火箭研究小组成员 2021年,在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出国作战70周年之际,辽沈集团特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捐赠了一批抗美援朝时期的珍贵文物。 辽沈集团向沈阳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纪念馆捐赠抗美援朝时期文物 来源/辽沈集团 |
||
关闭窗口 |
相关链接: |
兵工锋评丨质量要用数据说话 |
兵工赞歌 |
高温下的“兵工色彩” |
刘大山到驻太原兵工单位调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