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8日13时49分,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升空的我国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在太空旅行60多个小时后,于东风着陆场平安着陆。中国兵器工业集团哈一机集团哈尔滨北方防务装备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的蟒式全地形车完成返回舱的吊装和落装,并于5月9日将返回舱运出沙漠,助力完成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回收任务。 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采用了群伞加气囊的着陆方式,三个主伞开伞以后的面积达到了2280平米,相当于5个半篮球场大。返回舱的直径达到了4.5米,是神舟飞船的两倍多,重量则达到了5.6吨,个头非常大。 着陆场地面分队指挥员 张锐:由于新一代飞船返回舱质量比较大,大约是神舟飞船返回舱质量的两倍,加上落区地形复杂,对回收和运输造成了一定的困难,我们改造了平板运输车,准备了蟒式全地形车,并进行了相关的验证,具备了完成复杂地形条件下的吊装和运输能力。 3月初,公司接到为新一代载人飞船试验船返回舱专用的吊运一体蟒式全地形车制造任务,时间紧、任务急、责任重,又处于疫情期间,公司坚持做到疫情防控和生产 “两不误”,全体员工全力以赴、日夜鏖战,经过1个多月的不懈努力,于4月11日成功改装下线,按时交付装备。 为减少疫情期间人员接触风险,公司负责人亲自带队,一行4人驱车经过3000多公里的长途跋涉奔赴目的地。演练过程中,戈壁地表气温高达58℃,空气干燥、扬尘大,不仅是对装备的一次考验,对于参试人员也是一种挑战。每次演练行驶都超过75公里,在戈壁、沙漠、梭梭林等松软复杂路况上吊运多种模拟飞船,经过数次模拟演练驾驶员突破了自我,与车辆达到“人车合一”,使“蟒式”在戈壁上犹如一只“飞龙”,腾云驾雾穿梭其中,黑夜里依靠自身定位系统,辨识方向,也能像白天一样自由穿行。 蟒式全地形车 蟒式全地形双节履带车前后车体通过铰接机构联接,可实现车辆的俯仰、蛇形扭动功能,较宽的四条履带同时具有驱动能力,使车辆具有越障高、越壕宽、接地比压低、可浮渡的特点。该车可面对风、沙、雨、雪等极其恶劣的气候条件,在没有任何道路的情况下,自由穿行于浅滩、河流、沼泽、沙漠、山地和雪地,具有极强的环境适应能力及通过性能,是当今世界上性能优异的越野车辆。 目前,蟒式全地形双节履带车已形成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系列化车族,填补了国内空白,达到国际领先水平。产品主要有载重2.2吨、3.2吨、5.5吨、10.5吨、30吨的蟒式全地形双节履带车,广泛应用于国防保障和民用应急领域。(央视网、哈一机集团)
|